01 电感基础知识与重要性
电感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它具有一定的电感,特性是通直流,阻碍交流当电流流过导体时,会产生电磁场,电感就是衡量线圈产生电磁感应能力的物理量;给一个线圈通入电流,线圈周围就会产生磁场,有磁通量通过,通入的电流越大,磁场越强,磁通量越大,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和通入的电流成正比,它们的比值叫做自感系数,也就是电感
1.1 电感的作用
通直流,阻交流:对交流信号进行隔离、滤波,或与电容器、电阻器等组成谐振电路 ,对交流有限流作用,与电阻器或电容器能组成高通或低通滤波器、移相电路及谐振电路等;调谐与选频: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可组成LC调谐电路,当电路的固有振荡频率与非交流信号的频率相等时,回路的感抗与容抗也相等,电磁能量就在电感、电容之间来回振荡,即LC回路的谐振现象。谐振时回路总电流的感抗最小,电流量最大,所以LC谐振电路具有选择频率的作用,能将某一频率的交流信号选择出来
筛选信号、过滤噪声、稳定电流及抑制电磁波干扰:如磁环电感与连接电缆构成一个电感器,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抗干扰元件,对于高频噪声有很好的屏蔽作用。正常有用的信号能顺利通过,又能很好地抑制高频干扰信号
1.2 电感在电路中的应用
02 选型前的准备工作
明确电路需求
2.1 确定电路的工作频率范围至关重要,因为不同频率下电感的性能表现不同,比如高频信号用电感,其工作频率通常较高,一般在1GHz以上,谐振频率可以高达12GHz;而一般信号用电感工作频率相对较低,谐振频率点一般在几百兆赫兹之内
2.2 了解电路对信号完整性的要求,若是对信号精度和稳定性要求高的电路,就需要选择能保障信号高质量传输的电感,避免信号失真和干扰
考虑环境因素
2.3 环境温度对电感的性能有显著影响,温度变化可能导致电感的参数改变,如在高温下,材料的电阻率可能会增加,导致Q值降低,电感的损耗增大,所以要清楚电感工作的环境温度范围,选择在该温度范围内性能稳定的电感
2.4 湿度也可能影响电感的性能,尤其是对于一些未做良好防护的电感,潮湿环境可能导致其内部元件生锈、腐蚀,从而影响电感的正常工作
了解成本限制
在满足电路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成本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不同类型、规格和品牌的电感价格差异较大,需要在性能和成本之间找到平衡, 例如,一些高端的电感虽然性能优越,但价格昂贵,如果电路对性能要求不是特别苛刻,可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电感;同时,还要考虑电感的长期使用成本,包括其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可能带来的维护成本等
03 核心选型原则
3.1 电感值的选择
根据电路的具体功能和设计要求来确定合适的电感值。例如在LC振荡电路中,电感值与电容值共同决定了振荡频率;在滤波电路中,电感值会影响滤波的效果和频率特性
注意电感值的误差范围,一般电感的误差范围在±10% - 20%,在对电感值精度要求高的电路中,需选择误差较小的电感,避免因电感值偏差导致电路性能不稳定
3.2 品质因数(Q值)
Q值也称为品质因数,是电感器储存能量的能力与其以热能形式损耗能量的比率,反映了电感在交流电路中的效率,Q值越高,电感的性能通常越好;Q值受材料、频率、温度和制作工艺等因素影响。高导磁率的材料可以减小电感的损耗,从而提高Q值;Q值通常随着频率的增加而降低;温度升高,材料电阻率增加,Q值可能降低;制作工艺,包括线圈的绕制、磁芯的装配等,也会影响Q值;在高频电路中,高Q值的电感有助于减少信号失真,改善信号完整性,降低损耗,提高电路的效率和稳定性
3.3 直流电阻(DCR)的重要性
直流电阻是电感线圈绕组的直流内阻,其大小影响着电路的直流损耗和温升。DCR越大,在相同电流下,电感上的功率损耗就越大,会导致电感发热,影响电路的稳定性和效率;选择电感时,在满足其他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直流电阻小的电感,以降低能量损耗和发热问题,比如在大电流的电源电路中,低DCR的电感可以有效减少压降,提高电源的效率
3.4 自谐振频率(SRF)
由于电感寄生电容的存在,会发生LC振荡,其谐振频率便是电感的自谐振频率。在自谐振频率前,电感的阻抗随着频率增加而变大;在自谐振频率后,电感的阻抗随着频率增加而变小,就呈现容性
实际应用中,应选择谐振频率点高于工作频率的电感,以确保电感在工作频率范围内呈现电感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工作频率超过谐振频率,电感将失去电感特性,无法正常工作
3.5 额定电流的确定
额定电流包括电感饱和电流Isat和电感温升电流Irms,一般取Isat和Irms中较小的一个值作为电感的额定电流;电感饱和电流是指电感感值下降30%时所容许的直流电流,电感温升电流是在20℃下,电感温度上升40℃所容许的直流电流
电感的工作电流必须小于额定电流,否则电感值会发生改变,影响电路的正常运行,在设计电路时,应根据电路中的最大电流,选择额定电流足够大的电感,并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建议额定电流为电路中最大输出电流的1.3倍,降额使用,以提高电路的可靠性
04 选型误区与注意事项
只关注电感的某一个参数,而忽略其他参数的影响。例如只追求高Q值,而不考虑电感值、额定电流等参数是否满足电路需求,可能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不考虑电感的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等因素,选择了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性能不稳定的电感,从而影响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注意事项
4.1 选择电感时,要综合考虑多个参数,确保各个参数都能满足电路的要求,相互配合,以实现最佳的电路性能
4.2 参考电感的 datasheet,了解电感的详细参数、性能曲线和应用注意事项,这有助于正确选择和使用电感
4.3 对于一些特殊应用场景,如高温、高压、高频等环境,要选择专门设计用于此类环境的电感,以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05总结
5.1 电感选型的核心原则包括根据电路需求确定合适的电感值,关注品质因数(Q值)以提高电感效率和信号质量,选择直流电阻(DCR)小的电感降低能量损耗和发热,确保自谐振频率(SRF)高于工作频率以保证电感特性,以及确定合适的额定电流并留有一定余量,降额使用
5.2 正确的电感选型对于电路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合适的电感能够保障电路正常工作,提高信号质量,降低能量损耗,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从而提升整个电子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电感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电感可能会朝着更小尺寸、更高性能、更低损耗的方向发展,以满足日益小型化、高性能化的电子设备需求。同时,新型材料和制作工艺的应用也将为电感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