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EN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持续创新、引领行业进步是我们不屈的使命。
新闻&资源
新闻&资源
时刻与您分享我们的一点一滴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音特电子集技术研发、芯片制造、封装测试、销售和服务于一体
人才发展
人才发展
一同释放潜力,塑造人类健康未来
新闻&资源
时刻与您分享我们的一点一滴
企业新闻 行业资讯 产品知识 资料下载
EMS 电路抗扰度的实际应用知识
来源:音特电子 发布日期:2025-09-04 浏览次数:318次
分享:

1. PLC工业控制行业的 EMS 设计中,如何对PCB上的不同功能区域进行分区,以减少区域间的电磁干扰?

答:在PLC工业控制的 EMS 设计中,PCB 功能区域分区的核心目标是减少不同模块间的电磁耦合,尤其是干扰源与敏感电路的相互影响

分区原则:

· 按干扰特性分离

将强干扰源(如功率驱动电路、继电器模块、开关电源)与敏感电路(如模拟量采集、传感器信号处理、通信接口)严格分离

· 按信号类型分组

同类信号(如数字量输入 / 输出、高频通信信号、低频模拟信号)集中布局,减少跨区域信号走线

· 按电流大小划分

大电流回路(如电机驱动、电源输出)与小电流回路(如控制逻辑、信号放大)物理隔离,避免大电流产生的磁场干扰小信号

· 预留隔离边界:在不同区域间设置物理隔离带(如无铜区、屏蔽墙),或通过接地平面分割实现电气隔离

分区方法

· 物理分隔:在 PCB 布局时,通过机械边界(如螺丝孔、槽口)或布局规划,将功率区、数字控制区、模拟采集区、接口区明确划分,例如将左上角设为功率驱动区,右下角设为模拟信号区

· 屏蔽隔离:对强干扰源或敏感电路采用金属屏蔽罩(如铜箔围坝 + 屏蔽盖),屏蔽罩需单点接地,避免形成新的干扰环路

· 接地分区:采用独立接地平面(如功率地、数字地、模拟地),通过 0 欧电阻、磁珠或隔离器件(如光耦)连接,实现 “单点共地”,减少地环路干扰

1755848821


2. 汽车电子EMS中,动力系统的高功率电路与低功率控制电路之间应如何进行隔离以防止电磁干扰?隔离的方法和技术有哪些?

答:汽车动力系统中,高功率电路(如电机驱动、逆变器、高压配电)与低功率控制电路(如 MCU、传感器接口、通信模块)的电磁干扰主要通过传导(共地阻抗、信号线耦合)和辐射(磁场 / 电场耦合)传播,需通过以下方法隔离

隔离方法与技术

· 电气隔离

采用数字隔离器(如磁隔离、电容隔离)或光耦,切断高低压电路的直接电气连接,避免共模干扰通过地线传导

对电源采用隔离式 DC-DC 转换器,为控制电路提供独立电源,与高功率电路的电源系统完全隔离

· 空间隔离

高低功率电路在 PCB 上保持至少 5-10cm 的物理距离,避免平行走线;高功率回路(大电流路径)尽量短粗,减少辐射面积

对高功率器件(如 IGBT、MOSFET)加装散热片的同时,利用金属散热片作为屏蔽,阻挡其辐射干扰

· 屏蔽隔离

高功率电路区域用金属屏蔽盒封装,屏蔽盒连接至功率地;控制电路区域单独接地,两者通过绝缘材料物理分隔

信号线缆采用屏蔽线,屏蔽层单端接地(靠近控制电路侧),减少高功率电路对信号线的耦合


3. 医疗仪器EMS设计时,对于内部的射频电路(如无线通信模块),怎样进行布局和屏蔽以满足EMC要求?射频电路与其他电路的距离应保持多少?

CGM 产品应用图制作.png

: 医疗仪器中的射频电路(如无线通信模块、RFID、蓝牙模块)是强辐射源,需通过布局和屏蔽避免干扰敏感电路(如心电采集、血氧检测等)

布局与屏蔽要求

· 布局原则

射频电路远离模拟前端(如前置放大器、传感器接口),优先布置在设备边缘或独立区域,减少与敏感电路的重叠投影面积

射频电路的电源和信号线单独走线,避免与模拟信号线平行,必要时采用差分线或屏蔽线

· 屏蔽设计

射频模块需封装在全封闭金属屏蔽盒(材料选用铜、铝或镀锡钢板),屏蔽盒接缝处需紧密贴合(如导电泡棉填充),确保 360° 电连续

屏蔽盒需单点接地(连接至系统地或射频地),避免多点接地形成地环路,加剧辐射

· 距离要求

射频电路与敏感模拟电路的距离至少保持 30cm 以上(针对 1GHz 以下频段);若频段高于 1GHz,需增加至 50cm 以上,或通过双层屏蔽进一步隔离

若空间受限,可通过金属隔板(厚度≥0.3mm)分隔,隔板需与屏蔽盒和系统地可靠连接,形成 “电磁屏障”


4. PLC工业控制行业的EMS设计里,如何通过调整PCB的布线规则(如线宽、线间距等)来改善电磁兼容性?这些参数的调整对信号传输和电磁干扰有什么影响?

: PCB 布线的线宽、线间距等参数直接影响信号完整性(SI)和电磁兼容性(EMC),需根据信号类型针对性调整

关键布线参数及影响

· 线宽

高频信号线(如以太网、SPI)需按特征阻抗(如 50Ω、100Ω)设计线宽(结合 PCB 叠层的介质厚度),避免阻抗不匹配导致信号反射,增加辐射干扰

大电流线(如电源、电机驱动)需增大线宽(如 1A 电流对应≥0.5mm 线宽),降低导线电阻,减少因电流突变产生的 di/dt 辐射

· 线间距

遵循 “3W 原则”(线间距≥3 倍线宽),减少平行线间的电容耦合(串扰);敏感信号线(如模拟量)与强干扰线(如 PWM 线)的间距需≥10 倍线宽

差分信号线(如 CAN、RS485)需紧密并行(间距≤2 倍线宽),通过相位抵消减少对外辐射,同时降低外部干扰耦合

· 其他规则

信号线避免直角或锐角转弯(改为 45° 或圆弧),减少高频信号的阻抗突变和辐射

模拟地与数字地的走线避免交叉,必要时通过 “桥接”(0 欧电阻)单点连接,防止地环路干扰


5. 汽车电子EMS中,如何设计接地系统以确保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单点接地、多点接地和混合接地在汽车EMS中分别适用于哪些场景?

答:汽车电子的接地系统需平衡低频地环路抑制和高频接地阻抗,常用单点接地、多点接地和混合接地三种方式

接地方式及适用场景

· 单点接地

原理:所有电路的地线汇聚到一个物理点接地,避免多个接地点形成地环路(低频干扰的主要来源)

适用场景:低频电路(<1MHz),如传感器信号采集(水温、油压传感器)、模拟量调理电路,以及车身底盘等大面积接地结构

· 多点接地

原理:电路各部分就近接地(如通过接地平面),降低高频信号的接地阻抗(高频时地线阻抗随频率升高而增大)

适用场景:高频电路(>10MHz),如车载雷达(77GHz)、高速 CAN FD 通信(5Mbps 以上)、射频模块(蓝牙、4G)

· 混合接地

原理:低频部分采用单点接地,高频部分采用多点接地,通过电感(低频开路)或电容(高频短路)实现不同频段的接地隔离

适用场景:宽频电路,如汽车 ECU(同时包含低频传感器接口和高频通信模块)、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融合毫米波雷达与低速控制信号)


6. 医疗仪器EMS的电源模块设计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功率器件以降低电磁辐射?不同类型的功率器件(如MOSFET、IGBT等)在电磁兼容性方面有何特点?

答:医疗仪器电源模块的功率器件(如 MOSFET、IGBT)是主要EMI源(开关噪声),选择需平衡效率与电磁辐射

器件类型及 EMC 特点

· MOSFET

特点:开关速度快(ns级),导通电阻小,适合中低功率(<1000W)场景,但高速开关产生的 dv/dt(电压变化率)和 di/dt(电流变化率)大,辐射和传导干扰强

EMC 优化:选用 “软开关” MOSFET(如具有缓压特性的器件),或通过栅极电阻调整开关速度(增大电阻降低速度,减少 EMI,但增加开关损耗)

· IGBT

特点:开关速度较慢μs级,耐压和载流能力强,适合高功率>1000W场景,dv/dt和di/dt较小,EMI相对较低,但效率略低于MOSFET

适用场景:大型医疗设备(如CT、MRI)的电源模块,需承受高压大电流,对 EMI 敏感但功率需求高。

· 选择原则

低功率设备(如监护仪)优先选MOSFET,通过优化驱动电路(如栅极 RC 吸收)抑制EMI

高功率设备优先选IGBT,利用其低开关速度天然降低 EMI,同时满足功率需求


7. PLC工业控制行业的EMS设计中,如何对系统中的电缆进行管理以减少电磁辐射?电缆的屏蔽、布线和接地有哪些要求?

答:电缆是 PLC 系统中电磁干扰耦合的主要路径(传导+ 辐射),需通过屏蔽、布线和接地控制干扰

电缆管理要求

· 屏蔽处理

信号电缆(如传感器线、通信线)采用编织屏蔽层(覆盖率≥85%),屏蔽层需360°端接(如通过金属环压接至连接器外壳),避免 “屏蔽缺口”

高频信号电缆(如以太网)单端接地(靠近接收端),低频信号电缆(如4-20mA 模拟量)双端接地(两端均连接至系统地),减少地电位差引起的干扰

· 布线规则

动力电缆(如电机线、电源线)与信号电缆分开敷设,间距≥30cm,避免平行走线(若必须交叉,采用 90° 垂直交叉)

电缆弯曲半径≥10 倍电缆直径,避免屏蔽层断裂;长电缆(>10m)中间需固定,减少振动导致的屏蔽层接触不良

· 接地要求

电缆屏蔽层通过低阻抗路径(如铜带、接地排)连接至系统接地汇流排,接地电阻≤1Ω

动力电缆的接地需与信号地分开,避免大电流流过信号地产生噪声


8. 汽车电子EMS中,如何通过优化软件算法来降低硬件产生的电磁干扰?例如,在电机控制算法中如何减少电流突变引起的电磁干扰?

答:汽车电子中,硬件产生的EMI(如电机控制的电流突变)可通过软件算法优化显著降低,以电机控制为例

优化方法

· 平滑PWM调制

采用空间矢量 PWM(SVPWM)替代传统正弦PWM,减少开关次数和电流谐波,降低di/dt(电流变化率),从而减少辐射干扰

· 随机PWM技术

随机调整PWM开关频率(在小范围内波动),将集中的谐波能量分散到更宽的频率 band,降低特定频段的 EMI 峰值,避免超过标准限值

· 电流环优化

通过PI/PID参数整定(如增加阻尼系数)减少电流超调,避免电机启动或负载突变时的电流尖峰,降低瞬时 di/dt

· 开关频率动态调整

低速时降低开关频率(减少开关次数),高速时适当提高频率(保证控制精度),平衡EMI与控制性能


9. 医疗仪器EMS设计时,对于易受电磁干扰的模拟电路(如前置放大器),如何进行电磁屏蔽和滤波设计?屏蔽和滤波的先后顺序对效果有影响吗?

答:医疗仪器的模拟电路(如前置放大器、心电传感器)对电磁干扰极敏感,需结合屏蔽与滤波抑制干扰,且顺序对效果影响显著

设计方法

· 屏蔽设计

模拟电路封装在金属屏蔽盒(如黄铜或坡莫合金,后者对低频磁场屏蔽效果更佳),屏蔽盒仅单点连接至模拟地(避免与数字地形成环路)

屏蔽盒需覆盖电路所有外露部分,包括连接器、焊点,接缝处用导电胶密封,防止电磁泄漏

· 滤波设计

输入端串联RC或LC滤波器(如 100Ω电阻+100pF电容),滤除传导干扰;电源端加π型滤波器(双电容 + 电感),抑制电源噪声

滤波器需靠近电路输入端/电源端,缩短干扰信号在电路内的传播路径

顺序影响

· 优先屏蔽,再滤波:屏蔽先阻挡空间辐射干扰(如射频信号),避免其耦合至电路后通过导线传导;再通过滤波处理剩余的传导干扰,效果更彻底

· 若顺序颠倒(先滤波后屏蔽),未被屏蔽的空间干扰会直接耦合至滤波后的电路,导致滤波失效


10. PLC工业控制行业的EMS设计里,如何对系统中的电磁干扰源进行评估和分类?不同类型的干扰源应采取哪些针对性的抑制措施?

答:PLC 系统的电磁干扰源复杂,需先评估分类,再针对性抑制

评估与分类

· 评估方法

用频谱分析仪 + 电流探头检测干扰频率和强度;用近场探头定位辐射源;通过断开模块判断干扰是内部还是外部

· 分类方式

按传播路径:传导干扰(通过电源线、信号线)、辐射干扰(通过空间电磁波)

按频率:低频干扰(<1MHz,如电机谐波)、高频干扰(>10MHz,如开关电源噪声)

按来源:内部干扰(继电器、接触器、开关电源)、外部干扰(电网波动、雷击、邻近设备辐射)

针对性抑制措施

· 内部传导干扰(如继电器触点火花):触点两端并联 RC 吸收电路(1kΩ 电阻 + 0.1μF 电容),或压敏电阻抑制浪涌

· 内部辐射干扰(如开关电源):加装金属屏蔽罩,输出线套磁环(共模电感)

· 外部传导干扰(如电网噪声):电源端加隔离变压器或有源滤波器;信号线加信号滤波器

· 外部辐射干扰(如射频信号):设备外壳接地,敏感电路加屏蔽;电缆用屏蔽线,屏蔽层可靠接地

· 低频干扰(如地环路):采用隔离变压器或光耦切断环路;高频干扰:增加接地面积,用低阻抗接地平面


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 二极管,单向 TVS,双向 TVS,TVS 工作原理,TVS 特性,TVS 应用,TVS 选型,TVS 参数,击穿电压 VBR,反向关断电压 VRWM-音特电子

ESD 静电保护元件,ESD 二极管,ESD 保护电路,ESD 工作原理,ESD 特性,ESD 应用,ESD 选型,ESD 参数,ESD 反向截止电压 VRWM-音特电子